第二节 -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发布时间:2020-09-20 10:22来源:未知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1、数据(data):
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能输入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2、数据元素(data element):
也称为结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3、数据对象(data object):
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4、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是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5、数据的逻辑结构:
是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或抽象)关系,与数据元素的存储结构无关,独立于计算机。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大类。
线性结构:数据元素(结点)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且结构中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其余结点都是仅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如:线性表、栈和队列。
非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结点可能有多个直接前趋和多个直接后继。该结构包括树形结构、图形结构和网状结构等。
6、数据的存储结构:
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映像),亦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它包括数据元素和关系的表示,是依赖于计算机语言的。数据的存储结构有以下四种
①顺序存储结构: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的连续存储单元里。顺序存储主要应用于线性的数据结构,但非线性的数据结构也可通过某种线性化的方法来实现顺序存储。
②链式存储结构:用一组不一定连续的存储单元存储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元素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域表示的,它通常是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指针来描述的。
③索引存储结构:在存储元素信息的同时,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
④散列存储结构:根据元素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元素的存储地址。
7、数据的运算:
是定义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上的,每种逻辑结构都有一个运算的集合,最常用的运算有:检索、插入、删除、更新、排序等。
8、数据类型(data type):
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9、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ADT):
是抽象数据的组织和与之相关的操作。一个ADT可以看作是定义了相关操作运算的一个数学模型。它的特点是将数据定义和数据操作封装在一起实现了信息隐藏。
真题选解
(例题·填空题)1、数据的逻辑结构有两大类,它们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例题·填空题)2、数据的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是借助________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题·填空题)3、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称为_________。
(例题·填空题)4、数据结构由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_________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