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 新闻通讯事业的生产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30 07:03来源:未知
第六章 新闻通讯事业的生产与发展
一、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外国新闻通讯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程,了解新闻通讯事业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熟悉各大通讯社的基本情况。本章内容所涉题型有单选题、多项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新闻通讯社传播新闻的方式:①经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采用后再向广大公众传播;②直接向订户传送文字、图片、图像或其他信息资料。
第一节 首批新闻通讯社的诞生和竞争
19世纪中期的情况:①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②近代报业大为发展,报纸开始注重新闻。③电信事业的兴起为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是通讯社产生的时代背景。新闻通讯社从诞生时起就同本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紧密相关。
首批创建的新闻通讯:法国的哈瓦斯社、德国的沃尔夫社、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纽约港口新闻社。
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在巴黎问世。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成功的新闻通讯社。创办人哈瓦斯是第一个把Agence这个词用于通讯社的人。
沃尔夫通讯社:1849年,德国新闻通讯业的始祖。1855年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他经济新闻,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
路透社:1851年创办于英国伦敦。初期业务为把欧洲大陆传来的金融消息编成手抄的“路透社快讯”,向银行、公司、交易所、股票商出售。7年之后,才把业务扩大报界。法奥战争中,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次与事件进程同步传送新闻。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介提前两天报道了这一事件。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沿着大英帝国的路线向外扩张。
从港口新闻社到美联社:1849年1月正式组成港口新闻社。8年后,与电讯与一般新闻社合并,组成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西部联合新闻社成立独立的公司,定名美国联合通讯社。
三社四边协定:19世纪50年代起,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家通讯社就有过一些交换股票行情的双边协定,协议交换新闻,并规定各以本国为发行新闻的范围。后随着业务跨国,为确认既成事实和各自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该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地区。这个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范围,并规定互换所采集到的新闻。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的兴衰演变
20世纪,帝国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发生重大变化,通讯社也有明显的兴衰更替。
美国通讯社的崛起:美联社不敢居于从属地位,1912年宣布不受“三社四边协定”,逐步扩张势力;20世纪初,美国出现两家新的通讯社:合众社(1907年,斯克里普斯报团)。国际新闻社(1909年,赫斯特报团)。
路透社的调整:在20世纪前期逐渐失去他以往在欧美通讯业中的盟主地位,不过势力仍强于其他的通讯。
哈瓦斯社瓦解
沃尔夫社的衰亡。1915年德国政府为冲破英法的新闻封锁,开始了官方的海通社。
塔斯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通讯社。1925年7月10日,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统管全苏的新闻通讯工作。负责在全苏联和国外收集和发布新闻。在国内新闻发布上居垄断地位。在国外也有众多的分社和记者。也向国外发稿,逐步向国际性通讯社前进。是对资产阶级通讯社垄断世界新闻市场的格局的重要突破。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发展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讯社有了新的调整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讯事业有大发展,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办起了通讯社。整个世界的新闻通讯出现了新的格局。
美国:随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国三大主要通讯社都成为国际性通讯社。其中,美联社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通讯社。合众国际社:1958年,合众社和国际社合并。
法国新闻社:1944年9月组成,官方通讯社。1957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法案,重新确定了法新社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为独立的公共企业。
德国:1949年9月1日,在三个新闻社的基础上成立德意志新闻社,即德新社。
社会主义新闻通讯事业的演变:战后,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的业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讯社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后,塔斯社改组为俄罗斯通讯社。
发展中国家新闻通讯事业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通讯社,大多是国营的官方通讯社,私营的很少。一般来说,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条件简陋。
第四节 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
现有通讯社分类为两大类:
国际通讯社:也称世界通讯社。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采集和发布新闻,在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或派驻记者,向遍及全世界的订户大量发稿。主要的国际通讯社: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国新闻社,俄国的俄罗斯通讯社,中国的新华社,德国的德意志新闻社,意大利的安莎社,西班牙的埃菲社,日本的共同社。前五家称为五大通讯社。
国内通讯社:一般以采集和发布本国新闻为主。国外新闻是向国际通讯社订购。
国内通讯社有三种:①全国性的,称为国家通讯社,多为官方性质;②地方性的;③专业性质的。
20世纪末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业务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不论从新闻通讯事业的总体上看,还是从某个通讯社的个体来看,业务范围都在不断拓宽,服务项目在不断增多。前景最为广阔的业务:①经济信息;②广播电视新闻(声像新闻)。
重要新闻通讯社:
美联社: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企业。总部在纽约。通讯网络遍及全球。用6种文字发稿。美联社拥有覆盖全球的包括地面线路和卫星传送在内的通信网络。
合众国际社:商业性公司,总部在纽约。
路透社:总社在伦敦。通讯网络主要在国外,共设6个分社。新闻稿主要为国际新闻,包括一般新闻和经济新闻。订户遍及世界。路透社还经营多种经济业务。
法新社:总部在巴黎。资金来源中政府机构订费占55%。在战略上,它重视亚、非、拉美地区。
俄罗斯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是前苏联塔斯社的继承。1992年1月,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合并而成,直属俄罗斯政府。俄罗斯还有一家国家通讯社:俄罗斯新闻社,是以国营企业形式建立起来的国家通讯社。
德意志新闻社:德新社是德国最主要的通讯社,并受到政府的经济资助。
安莎通讯社:意大利。新闻业务特点:①政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②注重发展中国家的报道。
埃菲通讯社:西班牙语系国家中规模最大的通讯社。
共同社: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半官方性质。
交流新闻社:1964年成立于罗马。不是某个国家的通讯社,而是一批欧美新闻记者发丐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初创时意在架设拉丁美洲和欧洲之间的新闻桥,把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报道、改变世界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倾向作为自己的宗旨。
中东通讯社:埃及国家通讯社。现在是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的通讯社。
美洲通讯社:阿根廷的国家通讯社。
一、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外国新闻通讯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程,了解新闻通讯事业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熟悉各大通讯社的基本情况。本章内容所涉题型有单选题、多项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新闻通讯事业是指各类新闻通讯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这些新闻通讯机构一般称为新闻通讯社,也称为电讯社、图片社、特稿社,其主要职能是采集并向用户供应各种形式的新闻信息、新闻报道和新闻资料。它们是社会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是各种新闻媒介以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新闻来源,人们常称之为消息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新闻通讯社传播新闻的方式:①经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采用后再向广大公众传播;②直接向订户传送文字、图片、图像或其他信息资料。
第一节 首批新闻通讯社的诞生和竞争
19世纪中期的情况:①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②近代报业大为发展,报纸开始注重新闻。③电信事业的兴起为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是通讯社产生的时代背景。新闻通讯社从诞生时起就同本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紧密相关。
首批创建的新闻通讯:法国的哈瓦斯社、德国的沃尔夫社、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纽约港口新闻社。
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在巴黎问世。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成功的新闻通讯社。创办人哈瓦斯是第一个把Agence这个词用于通讯社的人。
沃尔夫通讯社:1849年,德国新闻通讯业的始祖。1855年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他经济新闻,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
路透社:1851年创办于英国伦敦。初期业务为把欧洲大陆传来的金融消息编成手抄的“路透社快讯”,向银行、公司、交易所、股票商出售。7年之后,才把业务扩大报界。法奥战争中,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次与事件进程同步传送新闻。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介提前两天报道了这一事件。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沿着大英帝国的路线向外扩张。
从港口新闻社到美联社:1849年1月正式组成港口新闻社。8年后,与电讯与一般新闻社合并,组成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西部联合新闻社成立独立的公司,定名美国联合通讯社。
三社四边协定:19世纪50年代起,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家通讯社就有过一些交换股票行情的双边协定,协议交换新闻,并规定各以本国为发行新闻的范围。后随着业务跨国,为确认既成事实和各自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该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地区。这个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范围,并规定互换所采集到的新闻。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的兴衰演变
20世纪,帝国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发生重大变化,通讯社也有明显的兴衰更替。
美国通讯社的崛起:美联社不敢居于从属地位,1912年宣布不受“三社四边协定”,逐步扩张势力;20世纪初,美国出现两家新的通讯社:合众社(1907年,斯克里普斯报团)。国际新闻社(1909年,赫斯特报团)。
路透社的调整:在20世纪前期逐渐失去他以往在欧美通讯业中的盟主地位,不过势力仍强于其他的通讯。
哈瓦斯社瓦解
沃尔夫社的衰亡。1915年德国政府为冲破英法的新闻封锁,开始了官方的海通社。
塔斯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通讯社。1925年7月10日,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统管全苏的新闻通讯工作。负责在全苏联和国外收集和发布新闻。在国内新闻发布上居垄断地位。在国外也有众多的分社和记者。也向国外发稿,逐步向国际性通讯社前进。是对资产阶级通讯社垄断世界新闻市场的格局的重要突破。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发展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讯社有了新的调整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讯事业有大发展,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办起了通讯社。整个世界的新闻通讯出现了新的格局。
美国:随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国三大主要通讯社都成为国际性通讯社。其中,美联社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通讯社。合众国际社:1958年,合众社和国际社合并。
法国新闻社:1944年9月组成,官方通讯社。1957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法案,重新确定了法新社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为独立的公共企业。
德国:1949年9月1日,在三个新闻社的基础上成立德意志新闻社,即德新社。
社会主义新闻通讯事业的演变:战后,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的业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讯社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后,塔斯社改组为俄罗斯通讯社。
发展中国家新闻通讯事业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通讯社,大多是国营的官方通讯社,私营的很少。一般来说,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条件简陋。
第四节 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
现有通讯社分类为两大类:
国际通讯社:也称世界通讯社。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采集和发布新闻,在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或派驻记者,向遍及全世界的订户大量发稿。主要的国际通讯社: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国新闻社,俄国的俄罗斯通讯社,中国的新华社,德国的德意志新闻社,意大利的安莎社,西班牙的埃菲社,日本的共同社。前五家称为五大通讯社。
国内通讯社:一般以采集和发布本国新闻为主。国外新闻是向国际通讯社订购。
国内通讯社有三种:①全国性的,称为国家通讯社,多为官方性质;②地方性的;③专业性质的。
20世纪末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业务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不论从新闻通讯事业的总体上看,还是从某个通讯社的个体来看,业务范围都在不断拓宽,服务项目在不断增多。前景最为广阔的业务:①经济信息;②广播电视新闻(声像新闻)。
重要新闻通讯社:
美联社: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企业。总部在纽约。通讯网络遍及全球。用6种文字发稿。美联社拥有覆盖全球的包括地面线路和卫星传送在内的通信网络。
合众国际社:商业性公司,总部在纽约。
路透社:总社在伦敦。通讯网络主要在国外,共设6个分社。新闻稿主要为国际新闻,包括一般新闻和经济新闻。订户遍及世界。路透社还经营多种经济业务。
法新社:总部在巴黎。资金来源中政府机构订费占55%。在战略上,它重视亚、非、拉美地区。
俄罗斯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是前苏联塔斯社的继承。1992年1月,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合并而成,直属俄罗斯政府。俄罗斯还有一家国家通讯社:俄罗斯新闻社,是以国营企业形式建立起来的国家通讯社。
德意志新闻社:德新社是德国最主要的通讯社,并受到政府的经济资助。
安莎通讯社:意大利。新闻业务特点:①政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②注重发展中国家的报道。
埃菲通讯社:西班牙语系国家中规模最大的通讯社。
共同社: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半官方性质。
交流新闻社:1964年成立于罗马。不是某个国家的通讯社,而是一批欧美新闻记者发丐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初创时意在架设拉丁美洲和欧洲之间的新闻桥,把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报道、改变世界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倾向作为自己的宗旨。
中东通讯社:埃及国家通讯社。现在是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的通讯社。
美洲通讯社:阿根廷的国家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