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学习中心网

咨询投诉0931-8254357
主办单位:元海德教育宗旨:富家 兴教
0931-8254357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中心新 >

第三讲 - 诗歌

发布时间:2022-05-14 13:23来源:未知

 诗歌
 
21、郭小川《望星空》
⑴识记作者的诗集《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
⑵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望星空》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全诗共有230多行,分为四章,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全诗吟咏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对人类的生命想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⑶分析本诗在结构及手法上的艺术特点。
    全诗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取得了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书写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
 
22、曾卓《有赠》
⑴识记作者是“七月诗派”成员。代表作有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等。
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本诗所代表的复杂的情感内涵及其主题意蕴。
    《有赠》是赠给一位女性的诗。诗中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色彩与当时的创作背景密不可分。1955年被“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所牵累的曾卓,当时饱受牢狱之灾,而一位平凡朴实的伟大女性始终在等待着诗人的归来。此诗写的便是归家重逢时凄苦有甜蜜的复杂情感。
⑶分析本诗在意象和节奏方面的艺术特点。
    真切地袒露内心世界,细腻地抒写情感活动,是本诗的特点;比喻新颖而富有深意。抒情主人公自喻为“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并以此结构全诗,将复杂的情感以一种沉静的态度书写出来,诗的节奏与意象具有逼人的感染力,平缓中有跃动,委婉中有激切,给予读者多重美感享受。
【例题•单选】下列关于曾卓的诗歌《有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献给一位女性的诗 B.写于“文革”期间
C.表现了一种单一的情感 D.主要写外部动作,少写情感活动
【答案】A
【解析】《有赠》是赠给一位女性的诗。诗中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色彩与当时的创作背景密不可分。
 
23、罗门《麦坚利堡》
⑴识记作者是“蓝星诗社”创始人,代表作有诗集《曙光》、《死亡之塔》等。
⑵识记本诗是一首悼亡诗。
⑶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麦坚利堡》是一首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现代悼亡诗。诗人罗门站在马尼拉海湾的麦坚利堡,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悲惨而壮观的景象,写下了这首反思战争及悲剧命运的诗篇。
⑷分析本诗采用的拟人、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以及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诗人先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战争”坐在麦坚利堡哭七万个亡灵,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怜悯他们的“名字运回家乡  比入冬的海水还冷”。“冷”、“静”是全诗着力描述的氛围,全诗的调子低沉、阴冷,阴冷得“凡是声音都会使这里的静默受击出血”;静得如此可怕,“神都将急急离开”。麦坚利堡被死亡的感受重压着。“血”与“伟大”的对视中,它的副产品是冷漠且恐怖的“死亡”。诗人在死亡与伟大、哭与笑、历史与现实的反复思索中对人类的悲剧命运给予了揭示。
⑸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诗人以心灵观照的方式,幻景与实景杂糅于一体,自由穿梭于历史与现实、心灵与外物之间;灵活地使用对比与衬托手法;想象力丰富,意象奇特新鲜,气势豪放,诗句充满张力,语言凝练、沉重。
 
24、郭路生《相信未来》
⑴识记作者的诗集《相信未来》、《食指的诗》等。
⑵简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全诗构思巧妙,采用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前三节写怎样“相信未来”,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
⑶简析本诗在表现手法、结构形式上的艺术特色。
    全诗形式整饬,基本上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的效果,音韵跌宕,节奏铿锵。
 
 
25、余光中《乡愁》
⑴识记作者的诗作《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散文《听听那冷雨》等。
⑵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乡愁》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身在台湾思念故土的感情。
⑶分析本诗的四个核心意象
    诗人以四种具体可见的事物比喻无形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小时候,作者把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将乡愁比喻成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把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将乡愁比喻成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而在作者写这首诗的时代,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相聚,作者又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望回到祖国的强烈愿望。
⑷分析本诗在结构方式、表现手法、音韵、节奏上的艺术特点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同时又有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全诗多处运用重复的句式和重叠词,富有音乐美,读起来低回缠绵,如怨如诉。
 
26、穆旦《智慧之歌》
⑴识记作者是“九叶派”代表作家,著有组诗《诗八首》,诗集《探险队》、《旗》等。
⑵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智慧之歌》是作者晚年的复出之作,表达的是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对灵魂的诗性拷问。
⑶分析诗中智慧与痛苦、痛苦与欢喜的关系。
    诗中第五节对生命意义的展开了进一步的追问。“痛苦”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而更痛苦的是,“每天在惩罚自己过去的傲慢”,过去对生活的本真、对理想的定位,对自我的估价可能与现实背离太远,因此才招来“惩罚”。第六节 终于揭示了题眼——“智慧”,“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与上文照应,又与“一片落叶凋零的树林”构成鲜明的反差,启发人细细琢磨其中之深意。“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形象地说明“智慧之树”不凋的原因:人生的痛苦历程所沉淀、所过滤而成的智慧的结晶——对爱情、友谊、理想,对社会、现实、人生的反思之所得,将是后来者的思想之源。
⑷分析本诗在结构、音韵、节奏和意象等方面的特点。
    诗行整齐,每节四行,节内诗行押韵,节与节之间转韵,且由较为阴沉的韵转为响亮的韵;诗的节奏由舒徐转而激切,由和缓而亢奋,由内敛而奔泻,卒章如响鼓重锤,如同受难者的呼号,试图击起读者的思想回音,使人一起去思考,去探寻。
【例题•单选】穆旦所属的诗歌流派是(       )
A.七月诗派 B.朦胧诗派
C.九叶诗派 D.新边塞诗派
【答案】C
【解析】穆旦是“九叶派”代表作家,著有组诗《诗八首》,诗集《探险队》、《旗》等。
 
27、舒婷《双桅船》
⑴识记本篇是“朦胧诗派”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⑵识记作者的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
⑶分析诗歌中“船”和“岸”的多重象征含义,以及全诗的主题意蕴。
    《双桅船》将自己比作一艘双桅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海岸倾诉自己的思慕。
⑷分析全诗以众多意象的组接表达主题的艺术特点。
    全诗使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借用了一系列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如“双桅船”、“风”、“岸”、“风暴”、“灯”等。双桅船中的“双桅”象征着使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灯”象征着光明的信念,“风暴”暗指诗人与同时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时代风云等。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著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离别,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追求理想的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进的艰难与沉重,时而又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含蓄慰藉,一语双关,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回味余地。
 
28、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⑴识记作者的诗集《告别火星》、《故园别》、《草木篇》等。
⑵分析本诗中“蟋蟀”的象征意蕴。
    《就是那一只蟋蟀》,诗中的蟋蟀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昆虫,成为不受时间、空间、政治等约束的,能沟通古今,是两岸中国人共同情感的寄托物。
⑶分析本诗是怎样通过不同意象群的组合,在不同的层面上,拓展“蟋蟀”这一核心意象的含义空间的。
    全诗以回应Y先生的视角,抒写浓浓的思乡情。第一节,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在海外,夜间听到的蟋蟀叫,就会以为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有着极强的认同感。第二、三节,描述了蟋蟀所具有的深厚的传统文化蕴含,厚重的历史感,寓示割不断的血脉传承;第四节,写日常生活,以罗列的方式截取一个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画面,诸如吃月饼、观残荷、堆草垛等,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说明每一个中国人的经历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都是共同的、真切的;第五、六节,写蟋蟀不仅仅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不仅仅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处处唱歌”,从而拓展了这一核心意象的含义空间。
⑷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整首诗以回应和共同回忆的笔调写出,使人读来感觉亲切自然;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韵律优美;意象繁多,组合巧妙。
 
29、海子《麦地》
⑴识记作者的诗作《亚洲铜》、《阿尔的太阳》,诗集《土地》、《海子的诗》等。
⑵分析诗中的麦地、麦子、月亮等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⑶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诗歌对淳朴的自然、美好的家乡与意味着收获的劳作表达了深情的眷恋。

免费咨询

  • 甘肃: QQ
  • 四川: QQ
  • 山西: QQ
  • 陕西: QQ
  • 0931-82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