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发布时间:2020-01-07 15:02来源:未知
第二章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第一节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一)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二)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基础
(三)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即统一又矛盾
二、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研究对象:就是建筑技术的经济学问题,涉及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经济性问题。
内容包括:(一)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结构的的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三)研究衡量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四)研究技术经济效果的预测、决策方法(五)研究多个技术可行方案优选方法和改进方案的途径(六)研究创造各种可行方案的途径
三、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及基本原则
特点:(一)是对技术可行方案的经济分析(二)是在特定客观环境大系统下的系统性综合评价(三)是对个可行方案的未来差异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和比较(四)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评价
基本原则:1.力求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2.坚持微观经济效益是基础,宏观经济效益是决策的重点和前提3.兼顾当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4.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6.收益与风险的权衡7.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9.节约稀缺资源
四、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可比性
(一)满足需要和目标的可比(二)消耗费用的可比(三)价格指标的可比性(四)时间因素的可比
五、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
(一)确定目标(二)明确关键因素(三)制定可行方案(四)评价方案(五)决策
第二节 建筑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一、投资(一)建设投资的构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二)投资估算可分为估算、概算、预算,采用的方法主要有A生产规模指标估算法B工程系数法C按比例投资估算法(三)流动资金估算,计算方法有扩大指标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
二、费用与成本
(一)成本估算法A制造成本法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其中: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B生产要素估算法
总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修理费+其他费用
(二)经营成本、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从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流动资金利息、维检费、摊销费后的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与项目相关而又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最佳机会的收益差值。
三、折旧与摊销
折旧是资产在估计的寿命期内分摊的成本。即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在使用中固定资产会逐渐磨损和贬值,其价值逐步转移到项目运营过程中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转移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计入生产或劳务成本中,并通过产品或劳务的销售以货币形式回收到投资者,这种伴随固定资产损耗发生的价值转移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年数和法、双倍余额折旧法。
摊销: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
四、收入、税金和利润
(一)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货币收入总额。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量X产品销售单价
(二)税金
税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对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
(三)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纯收入=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利润=纯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
第三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利息与利率
利息是指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失去这笔货币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是一个计息周期内所得利息额与借贷金额(本金)的比值,反映了资金随着时间推移的增长率。
二、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拟建项目在整个项目计算期内的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以及流入流出的差额。
三、计算利息的方法
(一)单利计息是指只用本金计算利息。F =P(1+n*i)
式中 F ——本利和;
P——本金
N——计息周期数
I——利率
(二)复利
复利计息时,不仅本金要产生利息,且先期利息到期不付也要产生利息。
四、资金的等值、现值、折现、终值、年值和时值
资金的等值是指在考虑时间因素后,在不同时刻发生的数值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
现值(P)一般表示发生在建设初期0点上的资金价值,或表示未来某时点之前的某时点的资金价值。
终值(F )一般表示计算期末的资金价值,或表示某时点之后的某时点的资金价值
年值(A)是指连续发生在相同时间间隔期末且数值相等的现金流序列。
时值是指资金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价值
五、复利等值计算公式
(一)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F =P(1+ i)n
(二)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P =F*1/(1+ i)n
(三)等额支付终值公式
F =A*[(1+ i)n-1]/i
(四)等额支付系列偿债基金公式
A= F *i/[(1+ i)n-1]
(五)等额支付资金回收公式
A=P * i*(1+ i)n/[ (1+ i)n -1]
(六)等额支付现值公式
P=A * [ (1+ i)n -1]/ [i * (1+ i)n]
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一)名义利率r是指当一个利率周期内存在多个计息周期时,用计息周期利率ic乘以一个利率周期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获得的利息周期利率。
r=ic*m
(二)实际利率i是指当一个利率周期内存在多个计息周期时,考虑利率周期内各计息周期前期利息再生因素,用计息周期利率计算出的利率周期利率。
典型例题: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是指(ABCD)
A、是对技术可行方案的经济分析
B、是在特定客观环境大系统下的系统性综合评价
C、是对个可行方案的未来差异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和比较
D、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评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
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第一节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一)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二)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基础
(三)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即统一又矛盾
二、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研究对象:就是建筑技术的经济学问题,涉及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经济性问题。
内容包括:(一)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结构的的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三)研究衡量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四)研究技术经济效果的预测、决策方法(五)研究多个技术可行方案优选方法和改进方案的途径(六)研究创造各种可行方案的途径
三、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及基本原则
特点:(一)是对技术可行方案的经济分析(二)是在特定客观环境大系统下的系统性综合评价(三)是对个可行方案的未来差异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和比较(四)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评价
基本原则:1.力求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2.坚持微观经济效益是基础,宏观经济效益是决策的重点和前提3.兼顾当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4.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6.收益与风险的权衡7.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9.节约稀缺资源
四、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可比性
(一)满足需要和目标的可比(二)消耗费用的可比(三)价格指标的可比性(四)时间因素的可比
五、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
(一)确定目标(二)明确关键因素(三)制定可行方案(四)评价方案(五)决策
第二节 建筑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一、投资(一)建设投资的构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二)投资估算可分为估算、概算、预算,采用的方法主要有A生产规模指标估算法B工程系数法C按比例投资估算法(三)流动资金估算,计算方法有扩大指标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
二、费用与成本
(一)成本估算法A制造成本法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其中: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B生产要素估算法
总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修理费+其他费用
(二)经营成本、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从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流动资金利息、维检费、摊销费后的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与项目相关而又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最佳机会的收益差值。
三、折旧与摊销
折旧是资产在估计的寿命期内分摊的成本。即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在使用中固定资产会逐渐磨损和贬值,其价值逐步转移到项目运营过程中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转移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计入生产或劳务成本中,并通过产品或劳务的销售以货币形式回收到投资者,这种伴随固定资产损耗发生的价值转移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年数和法、双倍余额折旧法。
摊销: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
四、收入、税金和利润
(一)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货币收入总额。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量X产品销售单价
(二)税金
税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对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
(三)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纯收入=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利润=纯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
第三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利息与利率
利息是指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失去这笔货币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是一个计息周期内所得利息额与借贷金额(本金)的比值,反映了资金随着时间推移的增长率。
二、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拟建项目在整个项目计算期内的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以及流入流出的差额。
三、计算利息的方法
(一)单利计息是指只用本金计算利息。F =P(1+n*i)
式中 F ——本利和;
P——本金
N——计息周期数
I——利率
(二)复利
复利计息时,不仅本金要产生利息,且先期利息到期不付也要产生利息。
四、资金的等值、现值、折现、终值、年值和时值
资金的等值是指在考虑时间因素后,在不同时刻发生的数值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
现值(P)一般表示发生在建设初期0点上的资金价值,或表示未来某时点之前的某时点的资金价值。
终值(F )一般表示计算期末的资金价值,或表示某时点之后的某时点的资金价值
年值(A)是指连续发生在相同时间间隔期末且数值相等的现金流序列。
时值是指资金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价值
五、复利等值计算公式
(一)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F =P(1+ i)n
(二)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P =F*1/(1+ i)n
(三)等额支付终值公式
F =A*[(1+ i)n-1]/i
(四)等额支付系列偿债基金公式
A= F *i/[(1+ i)n-1]
(五)等额支付资金回收公式
A=P * i*(1+ i)n/[ (1+ i)n -1]
(六)等额支付现值公式
P=A * [ (1+ i)n -1]/ [i * (1+ i)n]
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一)名义利率r是指当一个利率周期内存在多个计息周期时,用计息周期利率ic乘以一个利率周期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获得的利息周期利率。
r=ic*m
(二)实际利率i是指当一个利率周期内存在多个计息周期时,考虑利率周期内各计息周期前期利息再生因素,用计息周期利率计算出的利率周期利率。
典型例题: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是指(ABCD)
A、是对技术可行方案的经济分析
B、是在特定客观环境大系统下的系统性综合评价
C、是对个可行方案的未来差异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和比较
D、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评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筑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