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概论
发布时间:2020-01-07 15:01来源:未知
第一章 概论
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一般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第一节 基本建设与建筑业
一、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是指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工作,是存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获得固定资产为目的的投资经济活动。
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服务的物质资料。一般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列为固定资产:①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②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以上,否则只是低值易耗品。
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生产性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技术手段。例如:厂房、机器设备、铁路、公路等
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且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例如:住宅、剧院、教学楼、办公楼等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固定资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是劳动资料;而流动资产则是劳动对象。
其次,固定资产在反复参加生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直至损耗报废才需要进行实物形态的补偿或替换;流动资产在一次性参加生产过程中会改变或消失本身的实物形态,并需要在每一次生产周期开始前得到实物形态的补偿。
第三,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其试用期内按耗损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流动资产的价值则是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
基本建设的内容:
包括固定资产的建造:厂房、构筑物等
固定资产的购置:设备、工具、器具等
其他基本建设工作:勘察、拆迁、培训等
基本建设的分类:
按投资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
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恢复项目、迁建项目等
二、建筑业
狭义的建筑业:是指直接从事建筑产品加工生产活动的行业。
广义的建筑业:是指围绕土木工程产品生产过程,支撑展开的从建筑产品规划、计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建设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机构的集合。
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2011),建筑业划分如下:
(一)房屋建筑业(二)土木工程建筑业(三)建筑安装业(设备、线路的安装)(四)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包括: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海洋工程建筑;工矿工程建筑;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其他土木工程建筑。
三、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
(二)建筑业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建筑业促进或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共同发展(钢材、木材、水泥、玻璃、五金等)
(四)建筑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五)建筑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建筑业与基本建设的关系
五、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特点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
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联系面广,综合性强、影响建筑生产的因素多,受气候影响大、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建筑产品是先有用户后组织生产、生产经营业务不稳定、管理环境多变、机构人员变动大、市场竞争激烈
第二节 基本建设程序及管理
一、建设程序
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即指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必须遵守的先后顺序。
二、建设程序的步骤
目前我国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后评价阶段等。
三、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包括环境调查和问题研究、项目目标设计、项目定义和总体方案策划、提出项目建议书
(二)可行性研究
(三)建设地点的选择
(四)编制设计文件
(五)建设准备(征地、拆迁、勘察、供水、供电、道路、招标等)
(六)组织施工
(七)生产准备
(八)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九)建设项目后评价
四、基本建设管理
(一)投资者的项目管理(二)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三)项目管理公司的项目管理(监理咨询等)(四)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五)政府的项目管理
第三节 建筑市场
一、建筑市场及建筑市场管理
(一)建筑市场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建筑市场,狭义的建筑市场是指交易建筑商品的场所。广义的建筑市场是指建筑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二)建筑市场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权,对从事各种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以及建筑构配件、非标准设备加工生产等发包和承包活动的监督、管理。
建筑市场管理机构主要是各级政府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机关,其职能分别是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管理职责是A.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草拟或制定建筑市场法规。B.总结交流建筑市场管理经验,指导建筑市场的管理工作。C.根据工程建设任务与设计、施工力量,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D.审核工程发包条件与承包方的资质等级,监督检查建筑市场管理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执行情况。E.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建筑市场监督管理职责A.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草拟或制定建筑市场管理法规,宣传并监督执行有关建筑市场管理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B.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依法核发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和招标代理企业等的营业执照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确任何处理无效工程合同,负责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并根据当事人双方申请或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对工程合同进行鉴证D.依法审查建筑经营活动当事人的经营资格,确认经营行为的合法性E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二、建筑市场运行管理机制
(一)建筑市场准入和清除制度
准入制度包括: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筑业个人注册执业制度、建设工程许可制度
(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三)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
(四)建设工程监理制
(五)项目管理制
(六)工程咨询服务体系
(七)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三、建设项目采购模式
(一)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二)设计-建造模式
(三)设计-采购-建设模式
(四)建设管理模式
(五)项目管理模式
(六)建设-经营-移交模式
典型例题: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管理职责是指(ABCDE)
A.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草拟或制定建筑市场法规。
B.总结交流建筑市场管理经验,指导建筑市场的管理工作。
C.根据工程建设任务与设计、施工力量,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D.审核工程发包条件与承包方的资质等级,监督检查建筑市场管理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执行情况。
E.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管理职责,属于本章重点知识。
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一般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第一节 基本建设与建筑业
一、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是指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工作,是存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获得固定资产为目的的投资经济活动。
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服务的物质资料。一般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列为固定资产:①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②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以上,否则只是低值易耗品。
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生产性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技术手段。例如:厂房、机器设备、铁路、公路等
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且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例如:住宅、剧院、教学楼、办公楼等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固定资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是劳动资料;而流动资产则是劳动对象。
其次,固定资产在反复参加生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直至损耗报废才需要进行实物形态的补偿或替换;流动资产在一次性参加生产过程中会改变或消失本身的实物形态,并需要在每一次生产周期开始前得到实物形态的补偿。
第三,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其试用期内按耗损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流动资产的价值则是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
基本建设的内容:
包括固定资产的建造:厂房、构筑物等
固定资产的购置:设备、工具、器具等
其他基本建设工作:勘察、拆迁、培训等
基本建设的分类:
按投资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
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恢复项目、迁建项目等
二、建筑业
狭义的建筑业:是指直接从事建筑产品加工生产活动的行业。
广义的建筑业:是指围绕土木工程产品生产过程,支撑展开的从建筑产品规划、计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建设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机构的集合。
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2011),建筑业划分如下:
(一)房屋建筑业(二)土木工程建筑业(三)建筑安装业(设备、线路的安装)(四)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包括: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海洋工程建筑;工矿工程建筑;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其他土木工程建筑。
三、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
(二)建筑业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建筑业促进或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共同发展(钢材、木材、水泥、玻璃、五金等)
(四)建筑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五)建筑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建筑业与基本建设的关系
关系 | 基本建设 | 建筑业 | |
联系 | 基本建设投资是建筑业发展的前提 | 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由建筑业完成 | |
区 别 |
性质 | 是一种投资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 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
内 容 |
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购置 |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和维修所产生的建筑安装任务 | |
任 务 |
在一定期限和资金限额内完成投资活动,获得符合建设目标的固定资产 |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经济的建筑产品并获取利润 |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
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联系面广,综合性强、影响建筑生产的因素多,受气候影响大、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建筑产品是先有用户后组织生产、生产经营业务不稳定、管理环境多变、机构人员变动大、市场竞争激烈
第二节 基本建设程序及管理
一、建设程序
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即指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必须遵守的先后顺序。
二、建设程序的步骤
目前我国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后评价阶段等。
三、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包括环境调查和问题研究、项目目标设计、项目定义和总体方案策划、提出项目建议书
(二)可行性研究
(三)建设地点的选择
(四)编制设计文件
(五)建设准备(征地、拆迁、勘察、供水、供电、道路、招标等)
(六)组织施工
(七)生产准备
(八)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九)建设项目后评价
四、基本建设管理
(一)投资者的项目管理(二)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三)项目管理公司的项目管理(监理咨询等)(四)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五)政府的项目管理
第三节 建筑市场
一、建筑市场及建筑市场管理
(一)建筑市场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建筑市场,狭义的建筑市场是指交易建筑商品的场所。广义的建筑市场是指建筑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二)建筑市场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权,对从事各种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以及建筑构配件、非标准设备加工生产等发包和承包活动的监督、管理。
建筑市场管理机构主要是各级政府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机关,其职能分别是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管理职责是A.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草拟或制定建筑市场法规。B.总结交流建筑市场管理经验,指导建筑市场的管理工作。C.根据工程建设任务与设计、施工力量,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D.审核工程发包条件与承包方的资质等级,监督检查建筑市场管理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执行情况。E.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建筑市场监督管理职责A.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草拟或制定建筑市场管理法规,宣传并监督执行有关建筑市场管理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B.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依法核发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和招标代理企业等的营业执照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确任何处理无效工程合同,负责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并根据当事人双方申请或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对工程合同进行鉴证D.依法审查建筑经营活动当事人的经营资格,确认经营行为的合法性E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二、建筑市场运行管理机制
(一)建筑市场准入和清除制度
准入制度包括: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筑业个人注册执业制度、建设工程许可制度
(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三)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
(四)建设工程监理制
(五)项目管理制
(六)工程咨询服务体系
(七)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三、建设项目采购模式
(一)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二)设计-建造模式
(三)设计-采购-建设模式
(四)建设管理模式
(五)项目管理模式
(六)建设-经营-移交模式
典型例题: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管理职责是指(ABCDE)
A.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草拟或制定建筑市场法规。
B.总结交流建筑市场管理经验,指导建筑市场的管理工作。
C.根据工程建设任务与设计、施工力量,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D.审核工程发包条件与承包方的资质等级,监督检查建筑市场管理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执行情况。
E.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管理职责,属于本章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