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政组织体制
发布时间:2019-12-13 09:54来源:未知
第一节 行政组织体制概述
一、行政组织体制的含义(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行政组织各个层级、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关系制度化就是行政组织体制。
二、行政组织体制的地位与作用
(一)行政组织体制与行政组织结构的关系
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的载体,而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则是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整个行政组织运行的动力。
(二)行政组织体制科学与否的重要性
研究行政组织体制,对实现行政组织权力分配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例题:将权力分配关系制度化,并按此制度所规定的关系运行,这是(B)
A.行政组织结构 B.行政组织体制 C.行政组织类型 D.行政组织分工
模拟试题: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 C )
A.行政组织结构 B.行政组织体制 C.行政组织权力分配 D.行政组织分工
第二节 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
一、集权制
(一)含义
集权制是指行政决策权主要集中于中央级行政组织,中央行政组织对地方行政组织有完全的指挥、监督之权力,地方行政组织接受中央行政组织命令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二)优点
1、政令统一,统筹全局,防止政出多门。
2、层级节制,指挥灵便,令行禁止,有利于提高效率。
3、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用于重点建设,避免人财物分散、盲目建设及资源浪费。
第二节 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
(三)缺点(本知识点易出简答)
1、压抑地方政府积极性,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2、易导致中央机关专制和个人独裁。
3、层次繁多,层层汇报,易费时误事。
4、下级对上级过分依赖,不利于下级人员工作责任心及工作能力的培养。
5、无法有效满足地方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需求,妨碍地方政府行政方式创新。
模拟试题:实行集权制较为典型的国家是(C)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二、分权制
(一)含义(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分权制是指地方行政组织对其管辖地区内的地方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美国是实行分权制较为典型的国家。
二)优点(本知识点曾以简答形式考查过)
1、地方政府能够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
2、分权分工,可防止上级专业与个人独裁。
3、可发挥下级人员的主动性,激发责任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4、可以有效满足地方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需求。
5、有利于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作用,培育公民的参与精神。
(三)缺点
1、地方分权过度,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
2、分权过度,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
3、地方权限过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统一的政策、法律难以有效贯彻。
典型例题:实行分权制较为典型的国家是( B )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日本
三、均权制
(一)含义
均权制是指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保持平衡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二)特点
若均权恰当,可发挥集权制和分权制之长,而避二者之短。若均权不当,则会扬集权制和分权制之短,而避二者之长。
四、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的正确运用
(一)影响中央与地方分权关系的两个因素
1、社会的需要:根本因素;2、国家结构形式
(二)正确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本知识点考过简答)
1、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2、市场经济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法制规范下主要负责实施本地区的各种保障职能。
3、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
模拟试题:影响中央与地方分权关系的根本因素是(A)
A社会的需要 B国家结构形式 C历史传统 D国土面积
第三节 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
一、首长制
(一)含义
首长制,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
(二)优点
1、事权集中,办事果断,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2、责任明确,权、责统一,可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无人负责等弊端的产生。
3、易于保密。
(三)缺点
1、首长个人独揽全权,易形成个人专制。
2、首长易滥用职权,拉帮结派,营私舞弊。
3、首长一人智力、精力有限,易限于管见。
模拟试题:首长制又叫做( AB )
A一长制 B独任制 C合议制 D独裁制 E一元制
三、混合制
(一)含义
混合制,又称委员会和首长并立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事权一部分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另一部分由行政首长个人决定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二)优点
可同时兼首长制和委员会制之优点,而避免二者之弊端。
(三)缺点
若运用不当,则会同时兼有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之弊。
四、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的正确运用
首长制、委员会制各有利弊,并无绝对优劣,应视情况而灵活运用,不可偏于一隅。首长制运用于行政、执行、技术、军事等性质的事务;委员会制则运用于顾问、讨论、立法、决策、调节等性质的工作。
第四节 完整制与分离制
一、完整制
(一)含义
完整制,是指同一层级地方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均受同一行政组织首脑机关领导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二)优点
1、在同一级政府内权责集中,指挥统一,可令行禁止,防止迟缓推诿。
2、在同一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相互合作、协调配合,可减少单位间的摩擦与冲突,并避免单位间的工作重复。
(三)缺点
1、权力过分集中于地方政府,易形成一级行政首长的个人专权。
2、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不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利于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宏观控制。
二、分离制
(一)含义
分离制,是指同一层级地方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属两个以上行政组织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
(二)优点
1、领导权力分散,并互相牵制,可防止一级行政首长的独裁专断。
2、既有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也有利于下级政府因地制宜。
(三)缺点
1、权力分散,易导致多头指挥、政令冲突,使得任何一个领导机关均指挥不灵。
2、政出多门,易导致下级无所适从,或利用矛盾为己所用。
三、完整制与分离制的正确运用(本知识点曾以简答形式考查过)
完整制与分离制各有利弊,主要应根据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第五节 名誉市长制与市经理制
一、名誉市长制的含义、特征及优劣
1、名誉市长制,又称委员会制,是指城市政府仅设立一个名誉市长,行政及立法实权皆由民选的市议会或民选的委员会所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
2、其基本特征是否定“权力分立”,实现“立法与行政的统一”。
3、名誉市长制具有责权集中,机构精简,可有效避免行政与立法机构之间的对立与冲突等优点。其缺点是没有一个统一负责的行政首长,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工作难以协调;行政、立法职能由同一委员会行使,使行政推动了立法的控制与监督;议会或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均由选举产生,难以保证其能力和专长适宜于其所从事的行政工作。
第五节 名誉市长制与市经理制
二、市经理制的含义、特征及优劣(本知识点易出简答)
1、市经理制,又称委员会-经理制,是指城市的立法权由民选的市委员会或市议会所掌握,再由市委员会或议会聘任一名市经理执掌行政权的行政组织体制。
2、其基本特征是立法机关控制财权,并聘请市经理专门负责行政工作。
3、其优点是:第一,便于统一指挥,提高行政效率;第二,行政首长由专家担任,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第三,能够较好的结合专家的特长与选民的意志。其缺点是可能产生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第六节 行政组织类型
第六节 行政组织类型
一、以行政职权大小分类
1、统率机关(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2、被统率机关
二、以行政业务性质分类
1、业务机关 2、辅助机关(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3、综合性管理机关 4、专门性管理机关
三、以行政活动程序分类
1、决策机关;2、执行机关;3、咨询机关;4、信息机关;5、监察机关
典型例题:下列属于为行政首长服务的辅助机关的是( B )
A.工商局 B.办公室 C.公安局 D.民政局
典型例题:各行政机关的指挥和决策中心是( D )
A.业务机关 B.执行机关 C.辅助机关 D.统率机关
四、以行政层级分类
1、中央行政机关 2、地方行政机关
五、以行政组织设置的时间分类(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1、常设机关 2、临时机关
六、以行政组织的特殊性分类
1、派出机关(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2、分支机关
3、合署办公机关
典型例题:市辖区政府的街道办事处属于( A )
A.派出机关 B.临时机关 C.分支机关 D.信息机关
典型例题:将行政组织分为常设机关与临时机关的依据是( C )
A.行政层级 B.行政组织的特殊性 C.设置的久暂 D.行政组织结构